所谓“恶性循环”指的是一旦你因事件不顺利而忧郁不振,导致心灰意冷,甚至进一步使工作效率下降,恶性循环后更多挫败和失落情事便会接踵而来,如此内外交加,忧郁症就等着你了!
无怪乎近年来上班族罹患忧郁症的比例愈来愈高,影响重大者,造成企业团队里整合不良,小则出现个人离职、失业和自杀个案频传,实在令人不得小看忧郁症的破坏力,这也是目前企业文化里强调情绪管理为重要课题的原因。
究竟什么样的职业类型较容易罹患忧郁症呢?这方面的研究调查并不简单,因为行业里又有不同的职级和情境,若要明确的做排行统计恐怕有采样上的偏差。
不过经验指出,某些特质的工作易引起较大的压力,相对的忧郁症也较常见:
(1)具有时间压迫性及人际竞争性的工作,如业务工作及定期有业绩会报工作者。
(2)需频繁调动工作地点及内容的工作,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及新同事会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
(3)缺乏同侪伙伴的工作环境,压力及责任较少有人可以共同承担,一旦有事,只能独自承受,压力难以排解。
(4)缺乏社会认同感、社会价值观评价较差等级的工作,也易导致长期缺乏自我认同感、成就感,以及缺少满足心理上需求,这也包括工作前瞻性等因素。
(5)作息不正常的工作,如轮班、熬夜、时差多等工作,容易影响生理时钟,造成内在失调,相对的危险性也会增高许多。
其实从更广的角度来检视,上班族群承受的压力来源除了外在工作本身,其自身认知系统如何去看待压力与处理压力才是情绪失调与忧郁挫折的关键因素。
从这个切入点来看,我们可以再将压力来源分为数种不同的层次与面向:
(1)自我人格特质:易焦虑、紧张、要求完美、缺乏弹性的人,容易感受到职场上较多的压力。
(2)支持系统强度:缺乏工作同事或上司体恤、家庭和谐与支持力量强弱、其它社交网络多寡与否,都将会威胁情绪,并有决定性的影响。
(3)压力累积频度:这指的是在某一段时间内累积的总压力事件,举例来说,若一个人在同一周内被降职,更换工作地点,加上身体微恙,老婆生产,小孩同时出车祸,可想而知在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强度。
做好职场压力管理,自然就没有机会让忧郁症成为自身的苦痛。职场减压原则:
(1)了解自己优缺点,修正不合宜的自我特质,EQ是可以透过重视和训练而加强的。
(2)设定“合理”的工作及人生目标,要求完美大多只会失败。
(3)以开阔、弹性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中的挑战,危机也许会变成转机。
(4)建立自己足够的身心备转容量,以备不时之需。
(5)把压力说出来、唱出来、写下来,这就是减压治疗,心理倾吐、歌唱减压、写作治疗都是流行又有效的心灵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