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论述理政之道时,就把赏与罚并提。赏与罚,是管人的两把利剑,是领导者统御下属、使用人才的重要手段。有赏就有罚,赏罚要分明。赏起激励、鼓舞、褒奖的作用;罚起禁止、威慑、惩戒的作用,赏罚兼施,德威并用,才能既引导下属做好事,又制止下属做坏事,使他们进有所得,退有所失。
赏,不赏,罚,不罚,公平与适度,都需要用心斟酌,否则容易弄巧成拙。赏一人,如果赏赐得当,可激励百人;罚一人,如果惩罚得当,可以儆戒百人。孙武把“法令孰行”、“赏罚分明”,作为判明胜负的两个重要条件。曹操也说:“明君不赏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赏罚分明得当,是古今中外一切用人者的根本原则。领导者一定要正确使用赏罚,切莫随心所欲,无原则赏罚。
在一家糖果商店,同样的商品,一个售货员的柜台前是门庭若市,另一位售货员的柜台前是门可罗雀。原来前者善于用加法,售货时总是先少放一些,然后再一点一点加够要卖的分量;而另一位则是惯用减法,一下子在秤盘上放上过量的糖果,然后再去一点一点减到要卖的分量。两种卖法在顾客心理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加与减的区别最终产生了多与少的错觉。
如果把这个故事的外延引申到领导学中来,则是关于奖励和惩罚的艺术问题。这涉及领导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即把人的本性看作是向善的还是向恶的。如果认为是向善的就以奖励为主,通过奖励来达到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如果认为是向恶的就以惩罚为主,通过严惩来规范、约束下属的行为,从而使其集中精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事实上,最合理的做法是二者并用,即做到赏罚分明,奖励和惩罚并用。但是问题是很多领导人不懂得赏罚分明,有的领导人只善于奖励,不善于惩罚;有的领导人只善于惩罚,不善于奖励。比如下属犯错误时就只有惩罚,似乎不惩罚就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这两种人都未免有些偏激。一碗水端不平,怎么都容易失衡。
下属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工作,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进行比较。不公平会让他们丧失工作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领导者在设计薪酬体系的时候,成员的经验、能力、努力程度等应当受到公平的评价。只有公平的奖惩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赏私劳,不罚私怨。不因对私人利益有功而奖赏人,不因对自己有成见或彼此有隔阂而惩罚人。
二、有功即赏,对按时按量完成既定目标的下属进行奖励。马戏团里的海豚每完成一个动作,就会获得一份自己喜欢的食物,这是驯兽员训练动物的诀窍所在。人也一样,如果下属完成某个目标而受到奖励,他在今后就会更加努力地重复这种行为。优秀的领导者应当想办法增加奖励的透明度,比如把每月的工资、奖金等张榜公布;或者对受嘉奖的成员进行公示。这样往往能够激励下属。
三、奖罚要及时。识别人才,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根据人才在各个时期各项工作中的一贯表现,决定对人才的升降使用。这是一种广义上的赏罚。根据下属在这段时间这件工作中的功过,论功行赏,论过处罚,此功不顶那过,那过也不掩此功,只有这样,才能使赏罚真正发挥推动下属前进的作用。
四、在团队中,当下属犯错误时,不只是惩罚,还可变惩罚为奖励,达到激励下属的目的,甚至可以达到单纯奖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所谓变“罚”为“奖”,隐含着一个心理因素。某组织一直计划并放出话来年底要给全体成员发放奖金,时值岁末,因为政策变动临时取消了一些福利,于是有些下属开始阳奉阴违。为了缓解下属的抵触情绪,减少惩罚涉及的打击面,领导决定先对外公布要精简机构,可能大量组织成员面临被裁的危险。等大家的视线转移到担心自己的工作问题时,领导再出来公布大家都可以留下来继续工作,但奖金等福利措施取消了。这种领导的艺术,变惩罚为鼓舞,让下属在接受惩罚时怀着感激之情,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
五、赏罚分明要拔能降庸。赏罚分明体现在职位的安排上,则是要拨能降庸。曹操就认为,将士的升迁应以战功为重,不能论资排辈,凡屡建战功而又堪当重任者,就要毫不犹豫地授予重任。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的赏罚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如果奖惩做到了公正合理,下属会感到满意或者服气,从而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
总之,领导者要正确地用人,真正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必须做到按功行赏,论过处罚,为下属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避免人为的矛盾,坚持功奖过罚,才能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每天思考一分钟:
赏一人,如果赏赐得当,可激励百人;罚一人,如果惩罚得当,可以儆戒百人。赏与不赏,罚或不罚,都需要领导用心去斟酌,做到公平、适度,否则容易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