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之内,水性是自修的,姿势是自创的,学习是看别人的。此处的实习是有活就干,有事就上,有能力也要放下身段的。只有把握住自己,敢于沉得下去,才能最终浮得起来。只是天天想着混成老大的人,在职场这个江湖之上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更不用说找到证明自己的空间了。
学习生涯从大学毕业那天开始
长期参与招聘工作自然生出许多感触。每个应聘者都带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属于自己的梦踏上择业的征程。当他们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从窃喜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到感叹人与人的差异,最终是对工作与人充满责任和希望。这个过程让我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道路。
说到从大学校门刚出来的学生,我可真是有一肚子话要讲。起初进行招聘时,我特别愿意接待应届生,因为自己常常回味起曾经的学习生涯,见到他们倍感亲切。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应届生在我的面试通知名单里越来越少,直到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失去了他们的踪影。即使有一两份注水简历混进来,也会被我的火眼金睛给揪出去,客气地请出去。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远离了我呢?回过头去思考,我总结了三大原因:一是自我认识不足,定位太高。许多学生往往觉得自己读了四年大学,家里投入那么多,自己又非常努力,怎么着也要混得有面子吧?特别是在学校期间表现比较突出的,更是不能接受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学起。面试时听到比较多的话是:"我沟通能力强,学习能力强,我认为我很勤奋,在学校时获得过 ……"然后要求一个职位,一个空间,一个待遇,而忽略了企业需要我做什么。
而大部分企业在用应届生时,会考虑让其先从事一些基础工作,以证明你的能力如你所说,因为你没有既往成绩来说明,那么从基础做起其实是真正的捷径。因为起点低容易体现才能,也能让你对企业有个真实全面的了解。也许职位不够光鲜,收入不够理想,但如果没有基础,给你栋大厦你也会盖垮,不如从地基开始。
二是面子思想严重。面试中大部分学生并不是不能从事一些听上去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而是比的思想严重。他们不愿意和同学再见面时,人家都是白领、金领,而自己就是个业务员、接待员、销售员。别人一个月挣五千、八千,自己就一个月一千多元,还要承受着任务压力,还要被别人管制。
但是,真正能出了校门就进名企门的能有几个?即使幸运地进入了大企业,你在其中的机会有几成?而那些中小企业迫切需要人才,只要你能沉淀下来,能与企业共同发展,你的机会会比同期的那些人多出许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