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河,是一座面积仅有502平方公里、人口40万的冀南小城。
提起清河,就不能不提羊绒。一个无心栽柳的特色产业如今已绿树成荫,历经30多年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年经销羊绒量占世界的40%、全国的60%,产值达200亿元。
如此辉煌的发展成果,离不开的是清河几代人只争朝夕地奋斗和与时俱进地创新。
清河人创业开辟“软黄金”市场
30年前,“羊绒”——这颗种子悄然“落户”清河,并茁壮生长,如今的“清河羊绒”已经成为中国纺织领域更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而在5年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专业市场——中国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在这里巍然崛起,五年间,清河羊绒制品市场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发展壮大。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示范单位。每年,从全国涌入这里的消费者、批发商达到30余万;从这里销往全国的羊绒纱线达到5000余吨,各类羊绒制品1000余万件……清河羊绒制品市场,一个诞生传奇,创造财富的热土正在成为引领羊绒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清河既非羊绒原料出产之地,也非羊绒制品终端消费市场,要使该产业保持长盛不衰,唯有推进无中生有、有中出新的产业创新。这当中,突破技术装备,设计工艺、产品营销三个门槛是重中之重。
羊绒素有“软黄金”之称,其高附加值在深加工环节。据业内人士介绍,分梳1吨成品羊绒获利一般只有2万元,而纺成纱线获利为10万元,由纱线再织成衣裤等成品则获利在20万元至30万元之间。清河县认识到,要取得羊绒产业发展的突破,必须引导各企业向深加工转变,着力拉长产业链条。
近两年来,大批国内外羊绒深加工企业落户清河,加快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如今,清河羊绒产业不但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制衣、织衫、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原绒市场、毛渣市场、制品市场、梳绒机、横机配件市场及物流等体系也建立起来了。
依托“互联网+”走向国际舞台
近两年,清河羊绒立足品质塑品牌,借力电商促发展,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努力适应“新常态”,在品质提升、品牌孵化和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实现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良好融合。
如今,清河羊绒领域共有北国娇、雪绒兔、鄂古龙等15个品牌荣获“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另有宏业、贝龙、多维康等10个品牌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清河县羊绒制品市场也再度被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授予“2014~2017年度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和“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
目前,清河县的羊绒企业和商户在淘宝、天猫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的网店数量已达23000余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制品网销基地。
跨境电商的发展,开启了清河羊绒对外贸易的另一扇大门,不仅给越来越多的清河企业带来新的生机,也使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圆了创业梦。苏少锋便是其中之一。26岁的苏少锋过去一直在外地打工,去年春节返乡后,便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全球速卖通注册了网店。
“我英文基础不好,刚开始遇到不少困难,页面和产品介绍都是英文,每一个单词都需要通过百度翻译,上传一款产品需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苏少锋说,通过跨境电商培训学习,掌握了技巧,半个小时就能成功上传一款产品。如今,苏少锋的网店生意越来越好,一个月的销售额有七八万元。
打造“羊绒小镇”提升产业魅力
经过40年发展,清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被誉为“中国羊绒之都”。但长久以来却保持“大而全”的产业模式,产业发展中出现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品牌影响力不强、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科技文化元素等困境,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为此,今年起,清河县投资26亿元全力打造“羊绒小镇”,将产业、城市、文化、生态融为一体,全面提升羊绒产业经营业态和运行质量,实现由量向质转变,叫响区域品牌影响力。
以羊绒为基、时尚为魂,体验“非清河,不羊绒”的品牌文化魅力小镇。在建设中,“羊绒小镇”将以羊绒制品市场升级改造为抓手,全力打造羊绒小镇客厅、modern广场、文化墙等彰显羊绒文化的小镇;建设时尚风情街、摩登女郎雕塑、羊绒设计中心、羊绒时尚馆等,打造凸显羊绒时尚元素的小镇;定期举办羊绒流行趋式发布、羊绒时装展,打造全国羊绒时尚发布中心的小镇。
随着电子商务创业园、羊绒产业技术研究院、羊绒工厂店、羊绒线下体验馆、无界电商、创客咖啡、“双创空间”的建设完善,清河“羊绒小镇”正在以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大学生留下来。据了解,预计到2019年,“羊绒小镇”将实现新增营业收入50亿元,年新增市场主体500家,接待游客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