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的半个月,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商“快先森”的订单量同比往年增长100%-200%;
从2月到4月,“UU跑腿”平台的订单总量呈现倍数级增长;
创业者李霖创立的同城配送平台上半年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0%,上线的C端服务订单不到一个月就由0暴涨到10万+单。
……
因为疫情,催生了用户巨大的生鲜采购、餐饮配送、物资代买类的需求,同时教育了B端和C端的用户。需求的爆发,让同城即时配送这个千亿级市场再次浮出水面,尤其是在三四线等低线城市,市场发展空间正在爆发。
然而,对于同城配送领域的创业者而言,除了机遇之外,其实也正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因此额这个市场早已不是蓝海,达达、闪送、蜂鸟等巨头格局之外,还不断有物流、出行大佬入局,另外行业的盈利问题,也是创业者们绕不过的问题。
尽管如此,在行业人士看来,同城配送市场并不是只会流传着巨头平台的传说,小玩家也有自己的出路。谁能找到消费者的核心痛点,并为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快速优化自己业务模式,那么谁就能在本地市场中脱颖而出。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订单量增300%,当日达变成隔夜达
“我真的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还要做?为了生活。”受到疫情影响,到了2月中旬,小于之前所在的公司还是没有复工,独自北漂、收入为零、没有存款,生存压力让他陷入困境。
没有办法,他只能通过刷信用卡和花呗度日,撑一天算一天。到了3月,公司还是没有任何回暖复苏的现象,甚至随时可能倒下,小于实在坚持不住了。他头一天晚上申请离职,第二天领导迅速通过,第三天,相关离职文件就快递到了他家。
“朋友跟我说,同城配送行业急缺人手,可以介绍我去,他还能有500块的奖金。”怀着试试看的想法,小于报名了一家公司的远程审核与培训。通过后,他缴纳了300元押金,还花了298买了全套装备。很快,公司给他寄来了工牌、服装、配送箱,以及一辆二手电动车。
他正式开工了,做配送员工作很累,不如意的事情也很多,但是公司比以前的工作还多了近50%。但对于他而言,在疫情期间能成功上岸,他已经满足。小于发现,身边一半以上的同事都是在疫情期间临时加入的新手。
疫情发生后,同城配送业务的订单量急增,像小于这样的跑腿小哥成了“紧缺资源”。
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商“快先森”创始人楚东辉在接受铅笔道采访时曾表示,今年春节后的半个月,公司订单量快速增加,比2019同比增长超过100%,甚至有些城市订单增幅达到200%。
虽然公司订单量也快速增加,但却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因为疫情,复工配送员员工需要隔离半个月,况且原有的配送人力也远远不足。
于是,楚东辉联合各地无法开工的工厂等,招募3-8个月的共享员工。按照他的预估,要有10000人才能满足需求。
短期来看,疫情期间催生了巨大的生鲜采购、餐饮配送、物资代买类的需求,使得同城配送需求得到大举释放,像“快先森”这样的的企业不在少数。“UU跑腿”一位负责人也曾表示,从2月到4月,平台的订单总量呈现倍数级增长态势。
创业者李霖也发现自己公司的春天来了。他创办的是一家面向B端用户的小型同城配送平台,业务范围还只囿于华南三个省。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冬,李霖曾无数次想要放弃,平台订单量与客户数增长缓慢,项目一直没有实现盈利,也一直没有获得新的投资机构的投资。
可现在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据李霖介绍,今年上半年,他公司的线上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0%。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团队还加班加点,上线了针对C端服务的功能。在不到一个月内,C端订单就由0暴涨到10万+单。
由于配送员人手不够,李霖甚至下架了“当日达”的宣传标语,有些同城配送订单逐渐演变成了“隔夜达”。
在这半年,因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李霖与公司还有机会登上了当地的报纸,这是以前绝对不会出现的情况。
一场疫情同时教育了B端和C端客户
其实在现在的热闹之前,李霖也经历过疫情带来的阵痛。“疫情刚刚开始之后,平台订单量的第一变化不是增长,而是骤降。”
餐饮、生鲜、商超……这些处于重灾区的线下小B商户一直是李霖的主要客户,但是因为疫情,很多商户为了节省开支或者止损,选择暂时或永久关店。
一部分客户流失的同时,也有机会的出现。李霖发现,疫情期间,大量餐饮、零售、服装等实体店铺纷纷开拓线上营销模式。
曾经,李霖的地推团队多次跟他抱怨拉新难,很多线下商家现在宁愿放弃线上的订单或者自己安排人做配送也不愿意与平台合作,但是现在几乎听不见这种反馈了。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推广的同城配送业务,通过这次疫情完成了用户习惯的培养。
不仅B端,因为疫情,C端用户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其实很多人在之前都有过切身之痛,面对不宜出门的情况,同城配送平台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选择。一方面节约了用户们大部分时间,一方面还能提高生活品质,成了当下新零售经济下的便捷服务。
疫情期间,普通用户对同城即时配送的依赖性大幅提升。陈川在疫情前从来都没有使用过闪送、UU跑腿等平台,但是现在这些平台的APP已经呆在他手机中近半年了。
2020年上班年,陈川见最频繁的就是各类配送员。在家远程办公他,曾被要求紧紧急处理一份合同,用最快的时间拟好并送到老板手中;宠物生病了,他却不敢将其带到宠物医院;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能去菜市场与超市,想买蔬菜生鲜需要定好闹钟,打开各个APP抢购;更不要提离不开的外卖与零食,这些都离不开同城即时配送。
为了安全,为了省时省力,宁愿花钱请人帮忙,疫情期间这一消费理念的变化,迅速成就同城即时配送市场。
在李霖看来,即便是疫情结束,同城配送这个市场依旧会继续增长,只不过增长的速度会放缓。因为通过这次疫情,行业已经完成了用户习惯的培养,用户需求一直是存在的,疫情只是让更多人体验到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时配送行业是一个千亿级订单规模市场,目前的业务体量只是冰山一角。”行业人士卢岩补充道。
他表示,由于同城即时配送对于产品供应链、配送物流等要素的要求较高,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普及度更加广泛。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一、二线城市的市占率为46%和37.8%,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接受程度的加深,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即时配送市场订单将会有较大增长空间。综合来看,我国即时配送市场渠道的下沉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城配送钱难赚,路难走
2020年,即时配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过在创业者看来,这个行业其实正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疫情期间订单的增长量与利润的增长完全不对等,这是李霖最大的感受。比如就To C业务而言,跑腿小哥每完成一单平台会抽成20%-30%,这部分抽成就是平台的主要利润来源。但是在疫情期间,为了安全合规,平台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开支,这部分额外的支出是无法省去的。
虽然利润低,但李霖也不敢轻易涨价。因为即时配送价格相较普通快递派费已经高出100%-200%,这个价格已经达到大部分消费者的心里底线了。传统电商快递末端派送费大约在1.4-1.7元/单;而即时配送由于及时响应、快速配送,一般由专人专送,因此配送价格较高。
另一方面,在同城配送领域,头部企业规模效应已经显现。
最早进入即时配送领域的有点我达、闪送、UU跑腿、人人快递、达达、蜂鸟配送、美团配送等平台。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很多,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个市场早已不是蓝海。
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从市场格局来看,蜂鸟配送、达达集团、美团配送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4%、25.6%和24.8%,三大平台合计的市场覆盖率近80%。
同时,物流、出行等行业大佬也在布局。顺丰推出“同城急送”,韵达推出“云递配”,圆通推出“计时达”,滴滴上线“滴滴跑腿”,哈啰出行近期也被曝正在东莞、佛山两地试运营跑腿业务。
不过由于受运作模式的限制,很多物流企业仍存在中转环节,因此大部分快递企的同城业务时效平均在4小时左右,除了顺丰以外,都没有进行大范围推广。
不过在卢岩看来,这些压力还都是次要的。“对于创业者而言,先把巨头的威胁放到一边。最重要的是,很多创业者还没有弄明白如何盈利并且找到正确的运营模式,去健康发展。”
目前,配送行业中各个平台的运营模式一般有三种:众包、加盟以及自营。众包模式是通过平台将配送任务发布给配送员,让配送员自由支配时间进行抢单配送,优点是灵活性高,缺点是服务质量难保障。加盟模式是便于各平台在低成本的条件下迅速扩张,由加盟商对平台进行管理。自营模式是由平台对整个配送环节进行管理,相比加盟和众包,人员流动性较低,但服务质量更有保障。
从以上的几种运营模式就可以看出其差别,不同的运营模式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且各有利弊。“因此,配送玩家在入局的时候更需要深思熟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来开展其配送平台。”
卢岩表示,目前我国的同城配送行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痛点,并且现阶段各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并没有停止,服务产品的同质化只会使行业中的各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漩涡。在目前行业门槛低下、成本逐年升高、利润紧缩的情况下,谁能找到消费者的核心痛点,并为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那么谁就能在本地市场中逐渐占据一定的份额。
多位创业者也认为,对于2020年的同城配送市场来说,并不是只会流传巨头平台的传说,小玩家也有自己的出路,这个市场足够大,发展空间与机会也足够多,只要配送玩家能够合理优化自己的业务模式,尤其专注于用户、成本与效率的提升上,那么在激烈的配送江湖之战的角逐中,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并非难事。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