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就读的是西北一家农林院校,虽然学校也属于重点高校,但他所学的偏偏是这家院校最薄弱的法学专业;再加上D虽然功课成绩不错,却忽视了在能力和实践方面的锻练,平时很少参加课外活动,也几乎没有什么实习经验。由于法学本科生在没有拿到律师执照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从事相关的法律工作。几经打击后,D把方向转移到了一些要求比较宽泛的工作上,比如市场助理、行政人员甚至文员等等,但唯一的结果是没有结果。2002年5月,一无所获的D回到了学校准备论文。
5个月找到第一份工作
2002年7月,毕业后的D再次来到了上海,开始他新一轮的找工作历程。当时绝对无法想象,这次竟然用了5个月才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2003年12月,D找了一份他以前不屑于做也认为自己不适合做的工作——房产中介。在中介的日子里,他每天叩开几十扇门,询问人家有没有房子要出售或者出租。D没有等到做出成绩的时候,4个月后,他跳了槽,因为觉得自己性格不适合,再说做中介没前景,不能自我增值,“浪费时间”。
难和上司相处
这次D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机会,在一家大型的连锁超市分公司的发展部工作,负责工商登记、环保审核等需要与行政部门打交道的事务。应该说比较接近他的专业,也有不少的学习空间。可是3个月后,D还是愤然并且黯然地辞职了。
他给出的理由是与主管不和,主管总是刁难他。他还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他们需要到环保局审批一个文件,主管去了两趟,和环保局的关系搞僵了。回来后,就把事情交给了D,并限定一周内必须完成。试过几次没有结果后,他把相关事实向上级领导作了反映。结果可想而知,他以后的日子更加难熬,只好被迫离开。
又用了近6个月的时间,D才找到另一份工作,做风险投资顾问。每天的工作是打电话邀约人上门,给上门的人讲解某家公司股票的价值,说服他们购买。D说他又不想干了,因为到现在也没有做成功一个,而且也没有兴趣,每天的工作更多地像在熬时间。最重要的是,他以前在那家公司经历过的一幕又重演了,他和顶头上司又有了一些摩擦。可是,如果跳槽,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又能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他一点方向也没有。
职业方向的迷失
在2003年10月,D来到了上海一家职业咨询公司。在做了300道习题和一个小时的面谈以后,专家帮他做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性格稍内向,但思维逻辑强,心思缜密,建议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这次咨询花费了D近1000元,但到底对他有多大的帮助呢?没人能够确定。
D自己对人力资源方面也很感兴趣,但是面临的障碍仍然和他在最初毕业时所面临的一样——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有一次,他曾那么接近机会。就在现在这家风险投资公司通知他上班的第一天,他接到另外一家公司的复试通知。如果一切顺利,他将成为一名人力资源方面的助理咨询师。但是,由于时间上的冲突,D放弃了这次复试机会。“因为觉得已经确定的工作更保险一些,现在想起还是有点后悔。”
D也想过给自己充电,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但是觉得上海的学习成本太高了。他现在基本上每天还是为了生计发愁,拿不出多余的钱。
D自己承认:“关键还在于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然的话无论我在哪里工作都可能像现在这样。”可是,D的位置到底在哪里,他现在还是没有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