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中国冒险记

印象笔记中国冒险记_兼职服务_跑腿代办

一家2018年在中国市场拆分独立的硅谷公司,却赶上中美关系降温,这种遭遇让唐毅有些始料未及。


2018年6月6日,印象笔记宣布从Evernote分拆独立成功,唐毅任CEO。独立后的印象笔记获得红杉宽带跨境数字产业基金首轮数亿元人民币投资。中国资方、管理团队与Evernote均衡持股,在印象笔记的董事会上各占一席。


“中方共占2/3的股权,这种决策架构可以保障印象笔记变成一个本土公司,而不是一个硅谷企业在中国的子公司来运转。”红杉宽带数字基金合伙人徐全利告诉本刊。


印象笔记在2017年12月~2018年4、5月完全接收了Evernote源代码。目前,该公司声称完成了80%的用户迁移,且陆续上线了Widget(剪藏)和Markdown等中国市场独有功能,员工从2018年初的二三十余人扩张到约100人。


唐毅告诉本刊,此次分拆较为复杂的地方在于,签约之后,法律、架构等方面的细节还需要印象笔记与Evernote双方继续配合完成;与此同时,硅谷的Evernote管理团队自10月开始发生人事变动,已有4名高管离职(CTO、CFO、CPO和人力资源负责人),CEO也已更换。因此,后续谈判中,“一个企业会一点一滴不断地感知社会的温度、贸易关系的温度、文化冲突的温度。这个感受很真切”。但他强调,基于双方共同认可的不变规律,合作仍然在向前推进。


Evernote于2008年推出首款多功能笔记类应用,绿色背景下的灰色大象一鸣惊人。


宽带资本董事长、北京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回忆,第一次见到Evernote联合创始人Phil Libin时,觉得这位从俄罗斯移民美国的创业者,很像1918年的列宁。当时Phil Libin告诉田溯宁,每个人的记忆都需要帮助。


2018年8月3日,在印象笔记六周年派对上,田溯宁谈到,“过去六年,Evernote的发展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大家知道,整个投资界、市场对这种存储性的公司、工具性的公司(的看法),从满怀热情,到了重新探索商业模式的阶段。”


解锁中国市场全部潜能


Phil Libin对于中国市场有颇多期待。2011年,Evernote管理层到访中国两三次,随后确认了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宽带资本。入华前,它获得7000万美金D轮融资,估值攀升至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俱乐部。Evernote于2012年入华,命名其在华品牌“印象笔记”。


2015年,Evernote的注册用户达到1.5亿,但其商业化进程却备受质疑。


这一年,Evernote在前九个月裁员18%,关闭中国台湾、新加坡和莫斯科的3个办公室。Evernote的衍生应用服务Evernote Food、Skitch、Clearly同年关闭,用以售卖跨界合作商品的Evernote Market于次年2月关闭。原CEO Phil Libin离职,成为General Catalyst的第四位合伙人;Google Glass负责人Chris O’Neill成为继任CEO。彼时,Phil Libin曾告诉媒体,“我们会上市,但可能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在中国市场,2015年Evernote迎来转折点。在用户量和付费用户量上,中国已经是Evernote第二大市场;而在整体收入上,中国马上要赶上日本成为第二大市场。但时任Evernote中国区总经理谷懿在2015年9月宣布从印象笔记离职。她在微博中提到,中国已经拥有1500万注册用户(非安装量),经历四年发展,从当初把美国模式照搬到中国,到现在与本土企业拼速度,“四年前不易,四年后愈难”。


2015年,还在K&A Ventures担任风险投资人的唐毅,获悉Evernote正在重新寻觅中国区CEO。在做风险投资期间,唐毅就对Evernote颇有兴趣。他会把自己的护照、签证信息、孩子申请学校的材料等存放在印象笔记。当时,他判断,Evernote并非消费类品牌,而是一个科技品牌,却拥有巨大的品牌号召力和独到的产品设计。此外,他认为Evernote在C端具备成为一个不可或缺APP的可能性。在他看来,Evernote不应该轻易地直接跳到B2B领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毅开始了Evernote中国区CEO的面试之旅。他在Evernote总部先后见了数位副总裁、第二任CEO Chris O’Neil等,“绝大部分在我入职之后三个月都离开了”。


唐毅上任前,最后见到的是田溯宁。他记得,田溯宁当时告诉他,Evernote在中国需要的可能是超越中国分公司的一个概念。


唐毅酷爱极限运动,例如自由潜、帆船和马术,他本人还是能驾驭双黑钻级(顶级难度)雪道的双板滑雪爱好者。“最大的冒险就是什么也不做。”他说,“作为外企,在故纸堆里翻,谈老腔,下一直在下的那盘棋,没有什么意义。”


上任中国区CEO后的唐毅,拥有直接向Evernote CEO Chris O’Neil报告的特权。通常而言,一个地区的高管,其KPI考核内容包括业务收入、业务花费、用户数量、活跃用户量等。“但是对我的KPI,从第一天开始就是,unlock full potential of China(解锁中国市场全部潜能)。”唐毅说。


自2015年11月上任开始,唐毅便致力于推动Evernote中国区分拆独立。当时,Evernote在中国只有市场、品牌、宣传、运营和服务器维护等职能。唐毅认为,Evernote的首要矛盾,是架构和激励机制的问题;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有没有研发团队和产品权的问题;而企业治理方面,究竟是通过董事会汇报,还是向对中国完全不了解的人进行一些无谓交流?他当时的信念是,“如果我不完成分拆,我忙碌的意义和有效性会降低”。


如何做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而不是以国外企业的身份适应中国这个市场,这是摆在唐毅面前的风险与机遇。


显然,争取独立并不容易。据《财经》杂志,谈判大致分为三阶段,争锋相继围绕估值、知识产权和控制决策权。最终,印象笔记取得Evernote全部IP和源代码,可以自主研发、推进自己的产品战略。


徐全利将印象笔记的独立定义为科技公司本土化进入3.0阶段。1.0时期,惠普、IBM等外企只需要培养本土的销售团队;2.0阶段,如领英,它有中方基金参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本土产品和一些股权激励,但“还是没有完全到位”,控股股东还是外方,人事和财务的决策权还在外方。


徐全利认为,近年,“棱镜门事件”和科技公司“去IOE”(IBM、Oracle和EMC统称)行动之后,国内政策对科技公司加强了监管;而BAT崛起,互联网公司的兴起,让激励机制不够有效的外企面临人才流失。


“我认为印象笔记是让硅谷科技公司或国外科技公司进入中国3.0版本的第一单,基本上是要把一个国外的科技公司,变成真正的本土企业,有完全独立的股权架构、治理架构,还有激励机制。”他表示。


只有紧张狂才能生存


徐全利赞赏唐毅在印象笔记独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称其具备三个基因:全球企业高管的基因,作为deal maker(交易能手)的基因,以及纯粹创业者的基因。但如今,摆在唐毅面前的问题,恐怕也是困扰Phil Libin和Chris O’Neil,以及新任Evernote CEO Ian Small的问题,即如何让印象笔记持续创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Phil Libin在2015年离职时,网易有道CEO周枫曾撰文表示,云笔记在商业模式探索上将兵分两路,但企业应用方向目前看来机会更大。但周枫2018年9月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我们在to B方向做了一些尝试,没有那么理想。有道VIP(付费用户)反而更好。”


但唐毅并不愿意将印象笔记定义为云笔记,“我们想标榜自己的未来愿景是第二大脑”。第二大脑也是Stepan Pachikov和Phil Libin创立Evernote时的初心。


印象笔记高级副总裁乔迁告诉本刊,“第二大脑”不仅仅是帮用户记笔记的功能,还有收集、捕捉,信息的加工处理等等,“所以我们是超出云笔记这个范畴的”。但他也表示,在国内,这几年云笔记或文档类的产品越来越多,例如石墨文档和腾讯文档以协作的方式进入市场。


“一方面,体现出用户需求一直都在,大厂也看到这样的机会进来;另一方面,印象笔记未来可以承载的内容会更丰富。”Evernote在美国跟谷歌Drive体系是打通的,可以很轻松地把谷歌文档作为附件添加进Evernote。乔迁表示,印象笔记未来在国内也会对接在线文档生态,“生态越来越丰富了”。


被问及在线文档与云笔记是否面临竞争时,石墨文档创始人兼CEO吴冰告诉本刊,二者用户是会重叠,但始终是不同的场景。吴冰本人也是印象笔记的用户。目前,石墨的营收来源主要是个人高级版用户和企业用户,后者占比更高。目前,石墨已经开始尝试广告,此前吴冰曾预计,如果广告做起来,to C的这一部分收入可能会大于企业收入。


对于近年印象笔记的表现,他认为,最早的印象笔记还是相当棒的,“我觉得应该还有更多优化点,跟最早接触相比,感觉没有太多新的东西。”


唐毅告诉本刊,未来,印象笔记将围绕三个方面发展,一是第二大脑会得到新的诠释;二是更好地服务工作场景,但“我们不会举着大旗帜说进军to B”;三是知识和内容方向。


印象笔记独立后,完成了云迁移、新APP上架,上线Markdown、Widget剪藏,产品更新节奏明显加快。同时,印象笔记陆续推出了大象识堂、大象学院和大象好物商城微信小程序。唐毅表示,大象识堂、大象好物、大象学院,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用户体验,“好物是用户对于大象品牌的寄托,我们把它放到一个物理的产品上。”被问及大象好物商城与Evernote Market的关系时,唐毅表示,Market是将销售商品当成一个收入来源,但大象好物绝不是印象笔记的主要收入来源,它是纯粹为了承载情感,宣传品牌,“我们不是个电商公司”。


事实上,在分拆独立取得的成果里,Evernote与印象笔记达成一项限制性条款:Evernote向印象笔记开放所有产品源代码,但仅限于“大中华区”(包括港澳台)使用,两年之内,双方产品技术开发的知识产权相互免费授权。同时,Evernote针对企业服务的知识产品也同样免费授权给中国团队。目前印象笔记团队近半数员工“是要直接碰代码的”。


印象笔记重新起航,而Evernote正迎来第三任CEO。Chris O’Neil离职之前,在宣布裁员的内部信中表示,Evernote在2018上半年业绩增长了20%,目前处于稳定的财务状况中。据TechCrunch报道,Evernote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但该公司此轮估值可能会低于几年前的12亿美元。


“原来Andrew S. Grove(安迪·格鲁夫)写过一本书,only the paranoid can survive,中文翻译成偏执狂才能生存。我翻译成只有紧张狂才能生存。”唐毅说,“你只有天天担心着,天天未雨绸缪,才能跟上甚至超越用户的期望值而迎来飞速发展。这是我们喜欢的状态。”

40
168
0
7

相关资讯

  1. 1、三次消费升级的核心驱动力3719
  2. 2、分析∣慧聪上海钢联“老基友”为何合体?1528
  3. 3、阿里一员工发贴申诉离家出走抑郁症成诱因1898
  4. 4、想投放Facebook广告却不知从何入手?此文带你深入了解4460
  5. 5、每个月新开6家店谁说无印良品在中国凉了?829
  6. 6、谁陷城市拍档于水火?阿里零售通遭起诉3395
  7. 7、阿里腾讯投身互联网公益促进公益事业发展4707
  8. 8、天猫供销平台交易结算旧功能今日关闭下线2027
  9. 9、天猫双11销售额七年翻2000倍!造节也借东风4953
  10. 10、麦德龙:做跨境电商是我们自己革自己的命127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