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职场新人能否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应用于职场,就要看他能否把观察到的感性信息赋予理性的内涵,进而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
一般来说,新人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哪些人“利人利己”,哪些人“不利人不利己”,哪些人“损人不利己”,接下来他就会主动接近那些“利人利己”的老员工,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而对于那些“不利己不利人”、“损人不利己”的,则会选择敬而远之。
职场新人之所以被人称为“菜鸟”,不是没有原因的,尽管他们觉得自己的观察够细致、够认真,但也很容易掉进陷阱。背后长着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头上顶着“谦谦君子”光环的,很可能是“岳不群”,新人如果认定自己的眼光正确,就很可能成为第二个“林平之”,被伪君子利用。
职场中的争斗虽然没有生与死的斗争,却也不是任何人都能玩得转的。职场新人最大的不足就是经验匮乏和头脑冲动,而经验却不可能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只能一点一滴地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成了明辨是非的关键,但“晕轮效应”却往往让人无法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去评价身边的人和事。
人们彼此进行评价,标准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工作能力、性格、人品、外在气质等,而个人的好恶通常会成为左右人们判断力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上将只看表象的心理现象也称为“晕轮效应”。
这种评价好比照逆光相,自己的个人好恶就是对方身后的光环,因此很难看清对方的真面目。张居正自己是才子,所以才会对同样是才子的严嵩充满了好感,由此看来,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应该被个人好恶所左右,必须摆脱晕轮效应的影响。
晕轮效应不仅会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影响,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同样不小。有些领导喜欢根据个人好恶来用人,喜欢谁就把谁安排在“好”位置,讨厌谁就把谁安排在“坏”位置,甚至是直接一脚踢开。
晕轮效应是最容易发生的。所以,职场新人要慧眼识别“狼外婆”,谨慎自己的态度,避免对方产生不好的晕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