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做的事,对未来20年会有什么影响?战略就是告诉你要把哪些事做好,而且这些事能在未来20年产生重大的影响。
2007年阿里第一次上市的时候,市值远不如当时的腾讯,还没有腾讯的一个零头。但现在的阿里与腾讯的市值你追我赶,已经不相伯仲。从市值上可以反馈出来一个公司的现状与未来,而未来就代表着公司的战略方向:阿里股票的上涨,说明资本市场看好阿里未来的战略布局。看阿里的商业帝国版图:从新闻到娱乐,从电商到线下,从医疗到公益,从银行到政府机关等等,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实实在在享受到了阿里的便利和好处。
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是战略管理的成功,往往是领导者有战略思维的表现。放眼整个互联网圈,马云所具备的战略眼光,总是能让他看得比别人更远,在没有人看好电商的时候做出了淘宝,在办公社交不流行的时候整出了“钉钉”,从移动支付到现在的新零售。永远都快人一步,后者也只能模仿借鉴。
有个词叫“降维攻击”,大概意思就是以高级生物去打低级世界的生物,一打一个准。升维思考,提升我们的思维层次,站在更高的战略维度上,击败低层次的思维,人生才能加速升级。
01
乔布斯:高段位的战略
战略思维,是一种伴随事物发展规律而产生的策略思维方式,是一种高效能的思维方式。更高阶的战略,在于处理复杂事物时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如今的苹果是一家市值万亿美金的巨无霸公司,iPhone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伟大消费类产品。然而,近几年来的iPhone销量多次下滑,公司内部多次改革调整未见成效,争议不断。
反观历史,对苹果是关键之年的1995年,“高手”乔布斯是用怎样的战略应对当时的困境?
那一年,微软公司发布Windows 95操作系统,导致苹果公司的业绩急转直下。《商业周刊》将苹果公司那个著名的商标放到封面上来阐述当期的头条新闻:美国偶像的陨落。
幸运的是,1997年苹果董事会请回了后来被封神的乔布斯,将情况进行了彻底改观,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和很多观察人士预期不同。乔布斯另辟蹊径,他更关注的是当时苹果的产品线太复杂的情况。他将公司的规模与业务范围缩小到合适的程度,在保证能够生存的前提下,仅仅保留了核心部分。
他将苹果的15个台式机型号减少到1个,将所有的手持设备的产品型号减少到1个,还完全剥离打印机及外围设备业务,减少开发工程师数量,降低软件开发力度,减少经销商数量,将6个全国性的零售商缩减到1个,几乎将所有的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台湾。
乔布斯成功地将库存减少了80%以上,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站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这一高手战略的真正威力在于,通过聚焦,直接解决最根本的产品简化问题。他并没有宣布宏伟的收入目标,没有像救世主那样描述苹果未来的愿景,也没有盲目改革,而是围绕着如何通过有限的途径销售简化的产品调整了整体的商业逻辑。
02
人人都要有战略思维
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去工厂视察时,有一名员工质问他:
“为什么累死的是我,受益的却是你?”
郭台铭回答,我们之间有三个区别:
“第一,在于创业与就业。
我创建公司,赌上了全部家当,而你寄份履历就来上班,不开心随时走人。
第二,在于选择与被选择。
我不断创新,而你只是选择做份内的工作。
第三,在于责任的轻和重。
我每天都在思考公司如何发展,而你只要想什么时候能休息,加班有没有补助。”
归根结底,郭台铭和那位员工的区别,在于郭台铭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看未来发展,而员工是站在个人的角度,看眼前利益。二者的区别,就是战略思维方式的区别。
人人都应该有战略思维,但总是少数人才拥有。领导者如果没有战略思维,则缺乏真正的领导力,只是占在那个位置而已,大家的尊重也只是对交椅的尊重;员工如果没有战略思维,就难以进入一个组织的核心,难以成为未来的领导者与合伙人。
张瑞敏先生曾说过未来的企业里“人人都是CEO”,马云也曾经说过“眼光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有人说,思维层次的差别就是高度之差,而高度之差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差异。你可能成不了战略大家,但是至少要掌握用战略思维来分析、判断、预见和决策等的一种动态思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