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统计,随着今年的一系列调控, 2018年以来,已有10家房企因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 这些沿用传统“高杠杆”快跑模式发展的中小型房企,正面临着“凛冬”的生死考验。
相反,在中小房企不断抛售、破产的时候,此前高喊“活下去”的万科,却在另一边频频拿地、或接盘项目。 一边在寒冬,一边又好似迎来春天……
1、10家房企宣告破产
据蓝鲸房产报道称,在2018年房地产行业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以及金融形势去杠杆的大环境下,较多沿用传统“高杠杆”快跑模式发展的房企在资金面上出现了明显问题。 2018年前10月, 已有10家房企因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 大部分来自热点省市,其中,重庆4家、安徽2家、广州1家。
与此同时,在房地产行业风向持续趋冷的走势下,诸多房企掀起一场“去地产化”风潮。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10月, 已有7家房企因转型或重组而“消失”在房地产行业的排行榜中,如宝能、银亿正在转型汽车制造业。 对此,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分析指出:预计2019年房地产行业规模化趋势仍将持续, 中小型房企因融资困难,资金链承压,或面临生死考验。 更多小型房企会选择和中大型房企合作开发或被并购等方式继续生存或离场。 不难看出,房地产行业正进入“优胜劣汰”的“大洗牌”。 2、上市公司也倒了! 近日, 深交所公告,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 这是A股首家因股价连续低于面值,而被强制终止上市的公司。按照规定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须终止上市。 上市公司,撑不住的,不只一家。 11月9日, 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转让房产项目资产包进展公告。 杭州锦蓝置业有限公司以3.55亿元竞得嘉凯城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所有挂牌资产。 对于转让房地产项目的原因,嘉凯城称:公司根据住宅业务发展战略转让标的公司股权, 进一步加快存量去化、增强流动性,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发展第二主业,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司长远发展。 嘉凯城的“去地产化”,果断且迅速。 3、龙头房企:一边海水,一边火焰 前面所说的,接盘嘉凯城的杭州锦蓝置业有限公司,实则为万科控股子公司。 在成交价格3.55亿元之外,万科还需帮助偿还股东债权款合计约30亿元,共计约33.55亿。 但与此同时,其将得到位于 杭州、诸暨、重庆、张家港共6个房地产项目,项目剩余可售面积超过71.06万平米! 很多人还记得,9月中旬万科高喊的“活下去”么? 4、9成中小房企要退场!春天属于强者 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 “90%的中小房企会退出地产项目。到2020年,20强房企可能将会占据市场份额的60%以上。”
这轮调控之下,其实是房地产行业的“大洗牌”,中小型房企面临生死之灾,强、大房企依旧会迎接下一个春天。
根据全国前19强房企的上市公司年报分析,其合计土地储备面积折合成规划可建面积大约相当于19亿平方米,它们去年全年合计销售面积为3.2亿平方米,以此推算, 未来两年,这19家房企不用再拿一宗地,也可以销售5.9年。 这证明大房企储备的土地是完全够用的。 而在此基础上,根据中指院数据,2018年1-8月,从拿地金额来看,碧桂园以1134亿元拿地金额继续位居榜首,万科以1067亿元稳居第二位,保利以821亿元稳居第三位,3家房企的拿地金额均超800亿。 如果真的如所说的一样“活不下去”了,那又何必储备这么多土地呢? 行动永远是最真实的。龙头房企依旧在抄底囤地、接盘项目,也恰恰证明了楼市的春天或许真的不远了,只是那个春天,剩下的几乎都是“强者”了。 长期关注楼市的人,应该还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吧。 王石在抛出“拐点论”,在市场掀起巨浪,随后9月对开发房产大幅降价销售,万科创造了478.7亿元的销售成绩一举成为龙头老大。 2009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计划出台,房地产市场迎来井喷……